2019年5月30日 中華報道新聞通訊社記者凌利平北京報道
5月30日是第三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顒赢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科技會堂舉行了隆重的志愿者成果分享主題活動;顒訃@“禮贊共和國、追夢新時代”為主題,志愿者郭素萍、陳耀、雷振民等十幾名來自祖國各地的科技志愿志者集聚一堂,用他們感人質樸的真實故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們講述了科學志愿者愛國、進取、協作、包容、民主、奉獻、求實、開放的精神實質。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把自己的節日過成“科學節”。各級科技志愿服務隊走進工廠、社區、田間、山溝等為百姓們提供切實有效的科技服務和服持幫助,讓老百姓切身體會到科技的力量和貼心的溫暖。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說,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一如繼往地繼承愛國、奮斗、奉獻的科學光榮傳統,發揚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踐行“研,當以報效國家為己任;學,必以服務人民為榮光”的科學情懷;用科技志愿行動服務于社會各個層級,惠及百姓生活。同時,在“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智庫咨詢、科學普及、脫貧攻堅”等方面要為新時代國家建設凝聚更多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創新力量。為了讓科技能持續有效地服務社會各階層,我們要建立一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懷進鵬
活動當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宣布成立“中國科技志愿者總隊”,各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將逐步建立覆蓋各級、各行業的科技志愿服務機制。
授旗現場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科技部黨委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中國科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以“追夢”、“科技”、“行動”為關鍵詞,以“禮贊共和國,追夢新時代”、“科技志愿服務,我們一直在行動”為主題,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記者從中國科協還了解到,在中國科技館的現場,由航天英模、科學家、院士等組成的眾多科普巡講團也點亮了孩子求知的眼睛。一位母親帶著孩子聽完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科普巡講后,由衷說,感謝科普團給她的兒子心里種下一顆熱愛科學的種子。為更好地傳承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光輝典范 永耀蒼穹——朱光亞生平事跡展”也在這里隆重開展。“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證書、手稿……珍貴的歷史資料見證了這位享譽世界的核物理學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神豐碑。
在山西呂梁臨縣的程家塔村里,科協志愿服務一直在現場。程家塔村是一個貧困村,一條河流橫亙在村民去農田的必經之路上,一到農忙時節,洪水經常將道路阻斷。由中國公路學會牽頭的科技志愿服務隊正在應用最適合的橋梁技術,為當地百姓修建一座“當代的趙州橋”。與其同時,為了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科協和農業農村部還聯合啟動了“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計劃,計劃到2022年培訓400萬新型職業農民、完成800萬人次以上的小農戶群體科學素質培訓。
科技志愿服務隊在山西呂梁修橋現場
據記者了解,中科協首批遴選出的百個學會科技志愿服務隊已將上千項前沿領域的科技成果,進行科技轉化后無縫對接到當地企業和農民手中。各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還將搭建“基層科技志愿服務平臺”,專項研發落地符合本地需求的科技服務成果。
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們一直在用他們畢生所學和愛祖國愛科學的崇高精神在“禮贊共和國 追夢新時代!”
德耕
天下 李玲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