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00對2000就是打不過?貿易戰從不是數量對比那么簡單)
近日,美方在此前公布的對中方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清單的基礎上,又提出要將征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氣勢洶洶的手段和咄咄逼人的態度,令國際社會側目,也令中國接下來的反制措施成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8月3日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決定,將依法對自美進口的約600億美元產品按照四檔不同稅率加征關稅。幾乎與此同時,國務院稅則委發布公告,宣布將對原產于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關稅,并出臺具體反制清單。
從中方的公告來看,除了與以往一脈相承的“不得不打”“三個捍衛”原則立場之外,還有幾處關鍵表述含義非常豐富,“理性”和“克制”是指導思想:
一是這600億及分成四檔是怎么來的?是在廣泛聽取意見、認真評估影響后提出的。說明這種有別于對手的反制措施,是立足于自身實際做出的。
二是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盡可能減少對我國國內生產、人民生活需要的影響,希望能把貿易戰對老百姓的福利影響、對企業的壓力降到最低。
三是這些措施什么時候兌現?這將取決于美方何時將其加征關稅的措施付諸實施。
四是我們還有沒有別的牌?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保留繼續出臺其他反制措施的權利。
但是即便如此,也許有人還是會心生疑慮:600億對2000億?還是分成四檔、最高一檔也不過跟人家一樣是個25%?這是不是說明我們手里其實已經沒什么牌了?甚至有的人可能還會發出感慨:這場貿易戰我們恐怕是打不過美國了!
事實上,如果中方不顧現實一味跟進,才是在較量中失去定力的表現。正如路透社此前的報道所說:中國官方對經濟的表述從“穩中求進,穩中向好”調整為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表述的“穩中有變”,這意味著面對持續發酵的中美貿易戰,中國官方已經轉向更積極更務實地應對。
貿易戰不是賭博,既要有敢跟的勇氣,更要有會跟的技巧。對手拋出多少我們就盲目跟多少,并不能說明我們就是應對有效。
中美雙方的實力對比、對貿易戰的出發點和所處發展階段的不同決定了反制手段的差異。
本文標簽:
發表評論